首页 > 开云app官网入口手机版下载

寇博文——博闻强志,做历史文化的耕耘者

发布时间:2021-09-22 来源:社会科学学院  作者:寇博文  供图:  编辑:刘梦依 阅读量:

人物介绍:

寇博文,中共党员,现担任社会科学学院教学副院长。我校社会科学学院历史学专业2009级优秀毕业生,博士毕业于云南大学中国经济史研究所。在《城市史研究》《黑龙江民族丛刊》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9篇。其中CSSCI5篇,北大核心2篇。参编著作《东亚视野下的东北史地研究》、《东北古代民族筑城研究》等6部。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和教育部青年项目1项等。

寇博文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

——《礼记》

“寇老师人真的好好,讲课很风趣幽默,教学方式也是新颖的很呀”“寇老师的课真的很好玩儿很轻松,好羡慕现在他的学生”...信阳学院有这样一名宝藏老师,他叫寇博文。他既是老师也是学生们的学长。2020年,学成后的寇博文回到母校信阳学院任教。凭借风趣幽默的教学风格,深得学生的喜爱,是学生们喜爱的小寇老师。他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引导学生努力奋斗,不断超越自我。

教学相长,宽严相济

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良好的师德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赖,以高尚的品德去教育、影响学生。他认为,教学工作要坚持基础性与实用性相统一,注重实用和创新相结合,将科研成果蕴含于实际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科学知识的认知能力。“注重开拓学生思维,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对待教育事业要始终充满热情、激情和感情,甘心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成才奉献自己的知识、智慧和情感。”这是他在第一堂课上面对学生们对自己所提出的要求。

他的教研态度是严谨认真的。开学之初,为了让老师们尽快进入工作状态,他迅速组织教研,按质按量高效组编好每一门课程所需材料。在听青年教师的课时,他也是先鼓励,然后指出不足,从而帮助青年教师们学习成长。良好端正的工作态度是成功的前提条件,可以说,他在这方面给予了青年教师们正确的道路指引和方向佐证。

他的课堂管理是宽严相济的。他风度翩翩,微笑时犹如和煦春风滋养每个人的心灵。对于知识掌握不达标的学生,他又能及时纠正学生的懈怠拖沓的毛病,帮助他们端正态度,改进不足。特别是,他有很强的课堂把控能力,可以快速扭转压抑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听课状态。他的课下辅导是充满耐心的。每当他的课结束后,你都可以在走廊里看见他为学生讲解知识的优雅身影。

重返母校,爱撒学生

三月,鸟语花香,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也是春游踏春的大好时光。他总是犹如哥哥般无微不至地关爱学生,总是在第一时间提醒我们保质保量完成自己的工作和学习任务。他作为新生的生活导师,无微不至的关怀各位同学们的日常生活。细心询问同学们来到新环境会出现的各种问题与疑惑,解答同学们对大学生活的一些向往的地方。他在学习和生活中处处关爱学生,和学生做心贴心的交流,努力以心换心,以爱博爱,唤醒孩子的心灵,让他们感到,老师是亲切的,学校是温暖的,学习是有趣的。

他不光爱学生,还把他的爱中注入艺术的成分。他的倾听,不知让多少学生将烦恼释怀,他的话语,不知打开了多少学生的心结,他的关爱,不知给多少学生送去了温暖。

他坚持教学面向全体,他坚信每一朵花都有盛开的理由,他将更多的爱与关怀给予困难学子,他用信任的笑将爱撒满教室的每一个角落。他一直牢记教书育人的宗旨,他总是想,做一名教师就应该深爱每一名学生,给每名学生都创造一个成才的机会,让每名学生都拥有一片阳光地带。“在我们状态不佳、心情不好或遇到问题时,他总能第一时间给我们正能量的鼓励。感恩与寇老师的相遇”,青年教师们都这样形容他。

锐意进取,潜心科研

在科研方面,他坚持科研是推动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和科研为社会服务的宗旨,踏踏实实,以严谨的科研作风、突出的研发能力和卓越的研究成果赢得了学生、教师和社会的认可。他研究生就读于大连大学东北史研究中心中国史专业,博士就读于云南大学经济史研究所专门史专业,从事唐宋经济史、宋代城市史研究。

他在陕西师范大学中国朝鲜史学会2021年年会“中韩文化交流中的理念传播”分论坛中作《仿象中华:高丽中期开京政治空间及其演变》的主题报告。报告围绕北宋、高丽诸宫殿功能的变化,解读宋丽政治空间背后的权力空间位移与变化,以及涉及到的君臣关系的亲疏、政务信息的通畅等问题,揭示出宋丽之间的政治与文化的交流。会上,他同来自山东大学、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釜山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院校的专家学者展开热切而激烈地讨论,并向学界各位同仁详细介绍了信阳学院社会科学学院历史学专业以及民族史课程的发展与建设情况。

他在《城市史研究》《黑龙江民族丛刊》等刊物发表《宋代江南城市基层管理研究》《北宋辽金多都制原因初探》等学术论文19篇。其中CSSCI 5篇,北大核心2篇。他参编著作《东亚视野下的东北史地研究》(社科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东北古代民族筑城研究》(社科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等6部。他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多民族文化交融视野下的云南宗祠调查与研究》,参与教育部青年项目:《唐代财政体制变革与地方治理模式演变研究》,主持《宋代江南城市厢坊制研究》云南大学科研创新重点项目1项。

在读博士期间,他在我校图书馆102学术报告厅作了题为《绝对理念与弹性标准:宋朝政治场域中对华夷和中国观念的运用》的报告会。鼓励在场的学弟学妹传承学校优良的校风学风,明确学习目标,继续深造,为学校争光。

行远自迩,笃行不怠

他认为,作为大学教师应始终将“传道、授业、解惑、益智”贯穿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为学生的前途和发展尽己所能。“传道”实为培养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引导学生培养其良好的道德规范。“授业与解惑”则是教授学生专业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养成从学习和实践中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益智”应为培养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谋事的方法及成事的能力。作为专业教师始终谨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警言,不断学习、研究和实践,努力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为学生树立榜样。

对于如何培养有用的人,他在接受同学们的实践课中的提问中说:“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青年立则民族立,青年强则中国强。我作为高校教师,一定沿着党指引的路线,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业的优秀人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继续贡献力量。”

从教以来,他始终用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教书育人的平凡岗位上,认真负责地履行了一名教师党员的神圣责任,默默耕耘,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持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以丰富的知识、饱满的热情和爱心去培养着每一位学生。

一份春华,一份秋实,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他付出的是汗水,然而收获的却是那一份份沉甸甸的果实。他是平凡的,在平凡中孕育伟大,在平凡中执著追求。

Baidu
map